商 誉 网
——  全国商誉征信管理服务平台 ——
商誉查询:
企业查询请输入企业名称;个人查询请输入姓名或身份证号
详情介绍

“中国电商一哥”之争,价低者胜?

发表时间:2023-12-03 09:20

“中国电商一哥”之争,价低者胜? 商誉网

虎嗅 2023/12/2 16:51来自江苏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新周刊 (ID:new-weekly),作者:DR,编辑:苏炜,题图来自:视觉中国

从“差点够上”“盘中逆袭”到“收盘超出”,拼多多在美股中概股铺垫已久的“登顶之战”,终于靴子落地。

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,随着美股收盘,拼多多本周总市值定格在1930亿美元,阿里巴巴总市值则下挫到1884亿美元,连续两个交易日被拼多多甩开。

在周中,这场万众期待的攻防战,就上演过一场激烈交替,拼多多在11月29日晚间一度涨超4%,盘中市值超越阿里巴巴,短暂成为美股市值**中概股,至收盘被阿里反超,彼时两者总市值相差不到20亿美元。

美国时间12月1日,拼多多本周的市值最终定格在1930亿美元,比阿里巴巴高出近50亿美元。(图/股市截图)

事实上,在拼多多**次实现对阿里的反超之后,这场充满象征意味的逆袭,已经可以说有了结果:后续的起伏交替,不过都在反复证明,二者已经身处同一个“顶峰”华山论剑。

“新王当立”的结论无须下得太早,但无论坊间再怎么挑刺,黄铮和他的拼多多也确实用了不到10年时间,就站到了能够和前辈平起平坐的高度。

在众多的鲜花和掌声中,来自对手的敬意,分量尤其重。

在一封内部信中,马云对拼多多过去几年的决策、执行和努力,大方地表达了祝贺,当然还有给阿里人自己的勉励,“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”,当下刚刚来临的AI电商时代,机会和挑战对谁都公平,更重要的是“阿里要变,阿里要改”。

近日,马云罕见地在内部发声。(图/网络截图)

股价下挫、三季度GMV增速垫底、阿里云拆分和盒马上市刹车、几大板块持续亏损……阿里也确实应该改变。

但怎么变呢?几经改弦易辙之后,阿里的蓝图似乎未有定论。

一、狂飙与起伏,冰火两重天

公正地说,阿里巴巴的改变,倒也并非受竞争对手刺激的“后知后觉”,而是几乎贯穿了整个2023年的关键词。

今年3月28日,时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的“逍遥子”张勇宣布“1+6+N”组织变革——在“分家”之后,每个业务集团将配齐自己的职能部门并对经营成果负责,具备条件的板块将谋求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。

但此后,随着蔡崇信和吴泳铭挂帅,阿里巴巴的变革步调也几经调整——比如,当初密锣紧鼓寻求分拆上市的阿里云,受美国管制影响在11月正式宣布不再推进拆分,从阿里集团退到阿里云的张勇也索性彻底隐退,从此逍遥江湖。

船大不好掉头,变化却是停不下来的。随着阿里云智能集团拆分和盒马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相继刹车,阿里变革蓝图本身,显然也仍然在“变革”当中,吴泳铭不久前描绘的“战略重点和业务策略”,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、会不会再有调整,还未到下定论的时候。

阿里巴巴是一艘大船,在电商业务的利润之下,各业务板块“分家”直面自身的盈亏问题,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马云在内部罕见的发声、拼多多市值飙涨,都发生在拼多多第三季度业绩报公布后。

11月28日晚,拼多多公布了今年的第三季度财报,远超预期的成绩瞬间“炸翻”了全网——688.4亿元的营收数字,远远超出市场早前548.7亿元的预估,同比增速高达94%,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净利润155.4亿元,净利润率为22.6%,同样超出市场预期。

要知道,在今年电商行业增速整体放缓的前提下,单就今年第三季度增速来说,阿里也不过是“区区”8%,而拼多多则是几乎翻了一番,以一骑绝尘的姿态实现了对整个行业的降维打击。

有媒体根据拼多多前三季度1588亿元的总营收做了一个统计,不过1.3万人的拼多多员工,前三季度人均创收1222万元,这个数字约为阿里巴巴的4倍。

也无怪乎,这组数字在阿里内部搅动起“提意见、讲创新、求改变”的回声。

二、你眼中的消费下沉,可能是错觉

主营业务只有电商和买菜的拼多多,与很多日趋臃肿的前辈相比,业务精力要相对聚焦得多。

许多分析认为,拼多多狂飙的背后,有不少成绩要归功于备受关注的国际业务Temu。尽管在财报中,Temu的营收数据仍然是未知数,但仍给外界留足了想象空间。

自去年三季度推出至今一年有余,Temu已经扩张到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,俘获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。

在美国市场上,Temu甚至已经成为访问量第四大电商网站,仅次于亚马逊、沃尔玛、eBay,在网络流量和销售量上实现了对另一家中国出海巨头SHEIN的超越。

Temu是啥?国内消费者大概不怎么熟悉,但说起它的玩法,我们就不那么陌生了。

和拼多多在国内崛起之路何其相似:坚实完整的供应链基础和**优惠的性价比。

在过去近十年间,“卷低价”深深地绑定在拼多多的品牌形象上,以至于有不少人以为,拼多多今年的狂飙,是因为赶上了消费下沉“时代风口”。

这话有一定道理,但并不全对。

日本作家三浦展在《第四消费时代》中,曾对日本社会自产业革命之后的消费变迁,以时间、消费行为特征、维度做过系统刻画。所谓第四消费时代,便是在日本泡沫经济过后,消费者开始出现“去品牌化”的消费理性,不再愿意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,而是更倾向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。

在不确定性的迷雾弥漫的当下,消费意愿下滑,对于不少生活体面、未来收入预期却在下降的一二线群体而言,确实已经一只脚迈入了第四消费时代。

但拼多多的产品,并不只卖给他们。

国内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四大一线城市人口还不到9000万。无论是着眼全球的Temu,还是扎根低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拼多多,更广大的普通人,才是更重要的增量市场。

对于低线城市的小镇青年、留守老人、宝妈儿童而言,拼多多就是一张接触电商的入场券,可以让从没接触过电商的人,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产品——对于拥有完整加工产业链的国内制造业,这样的产品从来都不缺,甚至丰富到产能过剩。

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低线市场,能够用相同甚至更低的预算买到更好的产品,这更像是一场妥妥的消费升级——当然,赶上这一庞大潮流的巨头,也并不止拼多多一家。


分享到:
更多资讯,请关注“商誉网”公众号
客服在线咨询
服务咨询热线:
186 000 77316
在线咨询
在线咨询
信用服务热线:186 000 77316
微信公众号
官方商城
添加微信 商务合作:ct254 695 8081
投稿邮箱:254 695 8081@QQ.COM
商誉誉情监测中心:1381 0044 668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永旺路1号院100栋-170号
商誉网官方账号:百度百家号、腾讯、网易、新浪、搜狐、今日头条、小红书、快手、哔哩哔哩、知乎、豆瓣、美篇等近二十家官方平台,发布图文、视频。